河南时代英模文化艺术志愿团

二七塔,一座城市的精神之塔

2019-11-14 08:26:53  来 源 : 河南时代英模文化艺术志愿团  作 者 : 璀璨中原----现场云  发布者 : --  阅读量 : 4180

 image.png

冬初的郑州寒意袭人,二七纪念堂内却是另一番热烈景象:来自郑州各单位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慕名而来,回顾历史、学习教育。纪念堂内,“二七大罢工”的历史文物、图片、文字资料一一展开,参观人员纷纷驻足、沉思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,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、新中国来之不易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。

走得再远,也不忘出发地。参观二七纪念堂的党员干部奋发感慨:“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,我们仿佛又‘穿越’回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。革命前辈用生命和热血告诉我们:峥嵘历史不可遗忘,二七精神更待传承!”

作为郑州地标建筑的二七塔,自诞生之日就顶着历史光环、自带红色基因。作为郑州历史的承载者之一,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之塔、文化之魂。

二七塔之于郑州,是城市地标,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——“二七精神”。经过长期传承积淀和近年来的创新提炼,逐步形成了以“信仰坚定、忠诚为民、敢于斗争、勇于担当”为内涵的新时代“二七精神”。这种精神,是中华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,也成为新时代包括二七人在内的全体郑州人克难攻坚、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写照。

河南省委常委、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表示:“二七精神”要成为推动郑州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,二七区更要见诸行动,体现在实效上。

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,更需要在伟大精神的指引下付诸实践、投身建设。如今,二七区广大干部群众高擎“二七精神”之旗,以“务实重干、担当奉献”的精神面貌,谱写下事业发展、民生福祉的赞歌。

image.png

精神之塔

“没到二七塔,就没来过郑州。”这句话在郑州市家喻户晓。与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相比,二七塔算不上古老,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,二七塔算不上雄伟。二七塔却无可厚非地成为这座城市的起点、标志,因为它承载的共同记忆是多么鼓舞人心,也来之不易。

看到二七塔,就不得不提那场震惊中外的“大罢工”。随着二七纪念堂工作人员的讲解,时钟仿佛拨回到一个世纪之前——

96年前,这里风暴骤起,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在即。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吴佩孚却又怕又恨,阴谋毒手伸向铁路工人。

1923年2月1 日清晨,1000多名铁路工人从郑州车站出发,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——普乐园挺进。即将开会之时,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率领警察多人,到总工会筹备处宣布吴佩孚的电令,禁止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大会。工人们冲破途中军警阻拦,他们撕下封条,砸开铁锁,冲进普乐园,郑州铁路工人领袖高斌庄严宣布总工会成立。

反动军警恼羞成怒,白色恐怖笼罩郑州,工人运动浪潮并没有因此低落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2月4日,高斌拉响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,以郑州为中心,北起长辛店,南至汉口,1200多公里长的铁路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。

2 月7日,吴佩孚对京汉全路罢工工人实行了大规模的镇压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二七惨案”。广大工人受到迫害,郑州党组织也被破坏。

山河为证,岁月为名,中国不会忘记“二七惨案”,施洋、林祥谦、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牺牲,300多人身负重伤,1000多人被开除。

郑州也不会忘记,烈士汪胜发、司文德的头颅被悬挂的长春桥,那血曾染过的地方高高竖起了二七纪念塔。

自二七塔竖立起来,就是一座闪耀着奋斗与拼搏之光的精神高塔。它让血与火炼成的“二七精神”化为有形的高塔,挺立至今。

二七塔顶建有钟楼,六面直径2.7米的大钟,整点报时演奏《东方红》乐曲。

“东方红,太阳升……”燕山巍巍、黄河滔滔、大江东去,“二七精神”证明了什么?

它再次证明了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与领导者,并以铁的事实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,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争取中国自由强大的伟大力量之一。

image.png

初心不改

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

为了光明的未来,在充满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,先烈们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,让那时中国的铁路工人们团结起来?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,让工人们奋起斗争、英勇无畏?

钟声长鸣的二七塔,或许可以回答。这里有中国工人运动的过去,也有中国建设的未来,它见证了郑州的变迁、发展与繁荣,守望着郑州市民的生活奔向小康。

全国唯一以革命历史事件的二七区,在“二七精神”的激励下,不断努力用实践来回答。

二七区环管所,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,他用拼搏、奉献、进取诠释心中的“二七精神”。

1964年出生的江学铜,37年如一日,整天与粪便、窨井、污水打交道,从不嫌脏。有人称他是“身边的时传祥”“郑州的徐虎”。

还记得1972年第一次进二七纪念塔的日子,那是二七纪念塔改建完工的第二年。15米木塔变身后的63米高并联式双塔,给当时8岁的江学铜很深的印象。

16岁,江学铜接过环卫工父亲的工作时,年轻的心里还有些抵触。“干啥都是干”“三百六十行、行行出状元、行行都得有人干”,想明白后的江学铜开始认真和公厕打起交道。

江学铜买来了相机,自学照相,方便勘探管道情况;自学电焊,成了所里第一个考电工资格证的人;他还是一个水工,换管子、接水龙头;发明了平板除臭阀、车载发泡式移动公厕,是环管所出名的“全能工”。江学铜还自费印了大量名片,谁家有麻烦,打个电话,风雨无阻。

2010年冬天,室外气温零下10℃,一处公厕水管冻裂,江学铜抢修到下午4点回家,下巴抖得不听使唤,爱人心疼得很:“你这是图啥呀!”江学铜却因为排除群众困难乐呵不停。

“宁愿一人脏,换来万人洁”,二七区有多少座水冲厕所、多少座环保公厕,江学铜能如数家珍,手机相册里,也是新改造的漂亮公厕。但自己给家人道歉遗憾过多少回他却记不清了。

2004年,江学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,却依旧坚守岗位一线。今年9月,郑州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江学铜是火炬手之一。

火炬在56个民族代表与67名各界代表手中传递,最终到达二七广场。“收火仪式”在二七塔下举行,炬火闪耀,亦如塔尖的红星。

参加火炬传递的,还有跑第一棒的89岁战斗英雄张利修。

张利修1947年参军,参加过平津战役、察南战役等多次战斗。

image.png

为民之心

陇海东路188号,郑州二七区陇海大院的中国故事,曾在2014年“感动中国”。

“一场爱的马拉松,长跑39年,没有终点。一座爱的大院,满是善良的人,温暖的手,真诚的心……陇海大院里的邻居,给了父母不在人世、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。”

陇海大院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铁路职工家属院,原有752户居民。高新海只是1951年出生于陇海大院的普通居民,爷爷曾经参与过二七大罢工,却没想到1976年,病魔降临在高新海身上,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新海高位截瘫,全家开始与病魔斗争。

image.png

不幸接踵而来,高新海大哥患肺癌、二哥肝癌病故、母亲病重父亲痴呆,只剩下妹妹高新霞。1998年妹妹主动申请提前下岗,接过照顾哥哥的接力棒。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,却在邻里的爱心接力下支撑过来。

40余年来,大院里几乎每个人都帮过高新海,走了一波,又来了一茬。老邻居们年老了,年轻人孙磊、于洋等又来了,邻居谁有空谁就来,生活上事无巨细。四十余年真情相守,消解了高新海的苦难和不幸,挺过了一道道坎,变成他如今的笑语:“咱家缺钱缺人,就是不缺爱。”

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点评道:“陇海大院这个故事,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,也体现了团结、奉献的二七精神。”

像这样的故事,在二七区还有很多,“大爱仁医”胡佩兰、“全国最美家庭”马昕、有“中国好同学”相伴的朱春雷……从政府到普通民众,二七区都致力于打造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大爱城区,“温暖”已经成为这个城区的独特名片。

站在革命烈士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民生福祉而奋斗的这片热土上,二七区有一种融入血脉的自觉:为政之要,当以百姓心为心。

image.png

使命担当

“我们在二七工作,在二七生活,那么二七精神的内涵,究竟是什么?”董阳是二七区文化馆馆长,也是“二七精神”宣讲团成员,今年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他们已经做了30多场报告。这个问题,每次宣讲中,她都会问。

作为“二七精神”的发源地、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,二七区自带红色基因,也更多了一份传承和弘扬“二七精神”的使命和自觉。

“传承和弘扬新时代‘二七精神’,我们责无旁贷。”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多次在全区大会上激励广大干部职工,新时代“二七精神”有新的内涵,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和价值,并用于指导实践,使其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。

二七区举办了省内外专家研讨会,邀请中央党校、清华北大专家学者建言,提炼出“坚定信仰、忠诚为民、敢于斗争、勇于担当、无私奉献”的新时代二七精神内涵,同时组织“二七精神”宣讲团、红色文化进校园等多形式的活动,宣传红色文化、传承红色基因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担历史使命,增强干的自觉,鼓起干的斗志,苦干实干,开拓进取。

11月8日,河南省委常委、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调研二七商圈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情况时提出,二七商圈是郑州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缩影,承载着郑州人的精神记忆,也是实现郑州市委全会确定的“中优”城市功能布局的核心区域。要把二七商圈打造成为现代时尚的国际化商业街区,建设成为郑州的精神家园、全省的消费枢纽、全国城市复兴的典范。

image.png

二七商圈核心部位的德化街聚焦中原出彩新名片,打造现代商贸郑中心,通过实施“形态、文化、业态、活力”四大复兴工程,打造“最中原、郑中心”样板的“百年德化·二七记忆”。围绕“以时尚和现代为中心发展夜经济”的目标,重点布局夜间购物街、餐饮休闲、文化娱乐等业态,不断提升商圈夜间文化活力,全面展示城市时尚气质。

随着近年来改造工程的稳步推进,一个兼具历史文化积淀、现代开放包容的新商圈已显露芳容。

每一位慕名来到二七塔下都会忍不住行注目礼,随之升腾的,是心中的信仰之光。

image.png

分享至
打赏

已有1人打赏

X
X

点赞1
未置顶
1个平台用户点赞
更多
已抢 / 份,共 /
X

X

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

全部评价

X

发红包

推广更多人

河南时代英模文化艺术志愿团
红包个数
红包个数最低 10 个;建议 100个以上
红包金额
红包平均金额最低为: 0.5 元;当前红包平均金额为 0 元; 额度越大,传播力度越大;
塞钱进红包
平台收取红包总额10.0%的使用费
河南时代英模文化艺术志愿团
给你发了红包
请点击上方开领取红包
提示
确定